Java编程规范

Java开发规范

题外话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开发 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开发 下面所写的不需要每句都熟读 希望即使读了其中某一段 也会有原来如此的收获即可 如果下面描述存在问题 评论署名


[toc]

前言 为什么需要编码规范1

为什么需要编码规范,借用《Java编程语言代码规范》一段开场白:

一个软件需要花费80%的生命周期成本去维护。   
几乎没有任何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仅由其原作者来维护。   
编码规范改善软件的可读性,让工程师更快更彻底地理解新的代码。   
如果你将源代码转变为一个产品,那么您需要确保它和你创建的其它产品一样是干净且包装良好的。

好的代码结构和代码风格一般bug也相对少,当然除了编码规范,也少不了充分自测。[写代码一部分是完成工作用来给机器执行, 另一部分是给人使用的(我们都是创造者), 无论未来的维护这是不是你, 一段程序的健壮、扩展、灵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, 虽然它可有可无,也不会记录KPI,但是何必有杂念呢 — Sp!ke]

1 如何命名

代码就是最好的注释[我们是如何读文章的, 你又是怎么样读懂我写的这句话的 —Sp!ke]

1.1 命名

  1. 如果模块、接口、类、方法使用了设计模式,在命名时体现出具体模式。
  2. 变量名应该简短且有意义,并能够顾名思义。简单并不意味着越短越好,比如一个字符的变量名是不允许的,很影响代码的可读性。

[哪里是用缩写,哪里使用全拼,命名其他人能见词知义么,非英语母语的地区会有下一个问题select get query find | selectOne getData queryInfo | findAll queryList getDatas,是不是每个人都需一本字典才能开发,如果有是不是特定的字典 —Sp!ke]

1.1.1 命名风格

  1. 代码中的命名均不能以$\color{CornflowerBlue}{下划线或美元符号}$ 开始,也不能以$\color{CornflowerBlue}{下划线或美元}$符号结束
    $\color{OrangeRed}{反例:} $ _name / __name / $name / name_ / name$ / name__

  2. 代码中的命名均不能包含$\color{CornflowerBlue}{魔法数字或无意义的数字}$, 但是允许有意义的
    $\color{MediumSeaGreen}{正例:}$ timeout3s / list2Map / string2List
    $\color{OrangeRed}{反例:}$ table1 / i1 / a123aaa / str1

  3. 类名使用UpperCamelCase风格,但以下情形例外:DO / BO / DTO / VO / AO / PO / UID等
    $\color{MediumSeaGreen}{正例:} $ MarcoPolo / UserDO / XmlService / TcpUdpDeal / TaPromotion
    $\color{OrangeRed}{反例:}$ macroPolo / UserDo / XMLService / TCPUDPDeal / TAPromotion

  4. 方法名、参数名、成员变量、局部变量都统一使用lowerCamelCase风格,必须遵从驼峰形式
    $\color{MediumSeaGreen}{正例:}$ localValue / getHttpMessage() / inputUserId
    [其实我并不是很热衷写这种用例, 虽然它很直观,但是阿里巴巴已经写好了,感兴趣可以直接下载附件,更多的是我们每书写一段代码是否有认真思考过,有些人没有命名意识会做错,有些人不知道但是拷贝的做会正确,有些人通过经验习惯做会正确,但是有没有停下来归纳一下正确的写法有哪些通用的,这会比写出一百两百个用例更有效 —Sp!ke]

1.1.2 常量、变量命名

[常量与变量命名并没有太多的点只是罗列几点 —Sp!ke]

变量:

  1. 驼峰命名规则
  2. 第一个首字母小写后续单词首字母大写
  3. 减少不通用的缩写
  4. 命名需要满足阅读顺序 actorListName -> actorNameList, sourcePrefixActorList->actorSourcePerfixList
  5. 不要加入无意义的魔法数字或者符号 str1 -> origin , table13 -> mainTable
  6. 歧义的变量 例如:logger LOGGER 根据实际情况处理

常量

  1. 全大写
  2. 单词之间使用下划线做分割
  3. 其他规则参考变量

1.1.3 类命名

[类的命名是很重要的,但是不单单是命名更多的是名字就是他的职责与功能,类有两个点需要时刻注意 1.类型 2.命名 —Sp!ke]

1.1.3.1 类型

[无论下面哪种类型在编译之后都会以.class形式存在, 那么为什么又要拆分成不同类型呢,不同类型负责的职责也不同,当然你也可以混用但是不建议,失去了真正职责的类相当于,使用饭碗装排泄物 —Sp!ke]

  1. Class 类 : 更泛泛的通用的容器,可以理解为 normal
  2. Enum 枚举类 : 枚举的特性在于内部的强关联,以及元素之间的规律性 RED, BLUE, BLACK 可以做一组枚举, 但是 RED, NAME, JAVA一组枚举就会莫名其妙
  3. Interface 接口类 : 接口在Java中作用其一是弥补Java单继承的不足,作用其二是更好实现OOP的多态[我们的代码中有将常量放在interface里定义的情况,并不是说这种不可以,首先不建议因为失去了Interface的真正意义,其次如何给Interface命名呢UserConstant么,还是需要思考一下吧 —Sp!ke]
  4. Annotation 注解类 : 注解类不做太多阐述,他的使用会使程序更加灵活,但也不可控[事物都存在双面性 —Sp!ke]
1.1.3.2 命名

[我们所期待的良好的类命名是为了看到名字就知道作用 —Sp!ke]

包名 (packages) 建议后面追加s, 例如Utils Constants Enums


基础层 [每一层完成他自己的事情,不要越级处理 —Sp!ke]

  1. Controll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Web控制层 负责请求分配, 具体交给Service还是重定向有具体业务判断, 建议只包含Request Response(可自定义) 数据的封装与下发 [上层、下层、底层、业务 Whatever —Sp!ke]
  2. Service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业务层 具体业务处理 由入口输入(Controller Executer 等进入 ) 负责加工、执行、处理调用数据层(DAO Manager RedisTemplate Service等)
  3. DAO Dao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数据持久层 与持久化层对接 只处理数据的 CURD操作、以及数据源使用[我理解一个完整的DAO包含了MySQL Redis Mongo等等的集成 而不是单一的处理 —Sp!ke]

常见类命名

  1. Application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启动类 项目唯一主入口 [我建议业务类型服务只用Application命名即可,不需要加入具体业务前缀, 可以规范运维启动脚本 —Sp!ke]
  2. Config Configuration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配置类
  3. Constant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常量类 建议同一个常量类中常量具有相关性,便于管理以及类的命名 [ 这个是否是常量int timeout = 3; —Sp!ke ]
  4. Enum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枚举类 内部强关联 便于数据整理相当于多维Constant
  5. Interface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接口 [接口是用来实现的, 失去了行为的接口是没有意义的]
  6. Base Common Super Abstract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前后缀均可} $ Abstract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前缀}$父类或基础类
  7. Exception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异常类 异常类多指自定义异常
  8. Impl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实现类 与 Interface相关,子母关系缺一不可 使用extends不要加Impl后缀
  9. Utils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工具类 工具类pulibc修饰应加入 static 内部 private为特有
  10. Data Entity Bean Domain Model POJO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实体

[有一种说法 Data Model 修饰不需要加, 这是一种累赘的命名 类似actorNameString —Sp!ke]

实体、数据对象[4] (#refer-anchor-4) [5] (#refer-anchor-5)

  1. Data Info Detail [不好说没有这个规则, 只能说能看懂 —Sp!ke]
    1. Entity 就是实体的意思,所以也是最常用到的,Entity包中的类是必须和数据库相对应的
    2. Model 最早与WEB相关, 是为页面提供数据和数据校验的
    3. Domain 代表一个对象模块, 这个包国外很多项目经常用到,字面意思是域的意思, 比如一个商城的项目,商城主要的模块就是用户,订单,商品三大模块,那么这三块数据就可以叫做三个域
    4. POJO Plain OrdinaryJava Object的缩写不错,但是它通指没有使用Entity Beans的普通java对象,可以把POJO作为支持业务逻辑的协助类
    5. VO View Object 视图对象,用于展示层,它的作用是把某个指定页面(或组件)的所有数据封装起来
    6. DTO Data Transfer Object 数据传输对象,这个概念来源于J2EE的设计模式,原来的目的是为了EJB的分布式应用提供粗粒度的数据实体,以减少分布式调用的次数,从而提高分布式调用的性能和降低网络负载,但在这里,我泛指用于展示层与服务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对象
    7. DO Domain Object 领域对象,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有形或无形的业务实体
    8. PO Persistent Object 持久化对象,它跟持久层(通常是关系型数据库)的数据结构形成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,如果持久层是关系型数据库,那么,数据表中的每个字段(或若干个)就对应PO的一个(或若干个)属性。

对于常量Class Interface进行了一些文献查询,还是众说纷纭,只能说建议

常量接口模式
The constant interface pattern is a poor use of interfaces . That a class uses some constants internally is an implementation detail.
Implementing a constant interface causes this implementation detail to leak into the class’s exported API.
It is of no consequence to the users of a class that the class implements a constant interface. In fact, it may even confuse them.
Worse, it represents a commitment: if in a future release the class is modified so that it no longer needs to use the constants, it still must implement the interface to ensure binary compatibility.
If a nonfinal class implements a constant interface, all of its subclasses will have their namespaces polluted by the constants in the interface.
There are several constant interfaces in the java platform libraries, such as java.io.ObjectStreamConstants .
These interfaces should be regarded as anomalies and should not be emulated.
原文出自see Effective Java

一下连接仅供参考

也有一种优雅的写法

public final class Constants {

private Constants() {
// restrict instantiation
}

public static final double PI = 3.14159;
public static final double PLANCK_CONSTANT = 6.62606896e-34;
}

管理类命名

  1. Pool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池
  2. Manager Mg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管理器
  3. Group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群
  4. Proxy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代理类
  5. Balance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均衡器
  6. Contain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容器

创建类命名

  1. Generato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生成器
  2. Build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构建器
  3. Factory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工厂

协议通讯相关功能

  1. Msg Ack Req Resp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前后缀均可,推荐后缀}$ 消息类
  2. Header Body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头部 主体
  3. Proto Protobuf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协议类
  4. Send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发送者
  5. Receiv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接收者

其他功能

  1. Listen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监听
  2. Filt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过滤器 Java中起源于Servlet
  3. Intercepto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拦截器 Java中起源于Spring
    [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Filter Interceptor 并没有冲突 他们是两个容器的筛选 存在顺序关系 可以查看容器的结构 —Sp!ke]
  4. Execut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处理器 [ExecuterService在于 Service可以拥有独立的规范函数 Executer 则具有集体特性 —Sp!ke]
  5. Templat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模板
  6. Convert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转换器
  7. Connecto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连接器
  8. Record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记录器
  9. Monito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监控器
  1. Server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服务器 注意Server代表一个大型的容器概念 , Service代表某个具体的业务
  2. Client $\color{CornflowerBlue}{后缀}$ 终端类

er or 尾缀代表执行者关系类似 TaskPool Tasker或者ExecutorGroup Executor
[更多的命名可以参考设计模式名称, 核心是见词知意 —Sp!ke]
(Singleton Prototype Adapter Bridge Decorator Interpreter Command Mediator State Visitor Strategy Memento ...)[7] (#refer-anchor-7)

思考: DAO Dao, DTO Dto 模棱两可的命名如何处理?

1.2 注释

注释有利于帮助理解代码,如果使用不当,反而会影响代码的简洁性,不利于理解代码。注释在使用上笔者认为需要坚持三个原则:

  1. 保持代码干净,消除不必要的注释:好的代码本身就是最好的注释,只在必要时通过注释协助理解代码,目的是保持代码的简洁性,增强代码的可读性;
  2. 区分注释和JavaDoc:类、域、方法使用JavaDoc,方法内部使用注释;
  3. 注释及时更新:注释也是代码的一部分,如果代码发生变更,注释也要跟着改;

[我的理解注释的意义是补全,补全那些我们不能写成有效代码的片段、文字,也有人会指这我问为什么这个类没有一句注释, String userLastName = "zhang"; 需要注释么 —Sp!ke]

例:2 [3] (#refer-anchor-3)

String unitAbbrev = "μs";									| 赞,即使没有注释也非常清晰
String unitAbbrev = "\u03bcs"; // "μs" | 允许,但没有理由要这样做
String unitAbbrev = "\u03bcs"; // Greek letter mu, "s" | 允许,但这样做显得笨拙还容易出错
String unitAbbrev = "\u03bcs"; | 很糟,读者根本看不出这是什么
return '\ufeff' + content; // byte order mark | Good,对于非打印字符,使用转义,并在必要时写上注释

2 日志

不管是使用何种编程语言,日志输出几乎无处不在。总结起来,日志大致有以下几种用途:

* 问题跟踪:通过日志不仅仅包括我们程序的一些bug,也可以在安装配置时,通过日志可以发现问题。
* 状态监控:通过实时分析日志,可以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,做到早发现问题,早处理问题。
* 安全审计:审计主要体现在安全方面上,通过日志进行分析,可以发现是否存在非授权的操作。

2.1 级别

  1. fatal - 严重的,造成服务中断的错误;
  2. error - 其他错误运行期错误;
  3. warn - 警告信息,如程序调用了一个即将作废的接口,接口的不当使用,运行状态不是期望的但仍可继续处理等;
  4. info - 有意义的事件信息,如程序启动,关闭事件,收到请求事件等;
  5. debug - 调试信息,可记录详细的业务处理到哪一步了,以及当前的变量状态;
  6. trace - 更详细的跟踪信息;

2.2 基本的Logger编码规范

  1. 在一个对象中通常只使用一个Logger对象,Logger应该是static final的,只有在少数需要在构造函数中传递logger的情况下才使用private final
  2. 输出Exceptions的全部Throwable信息,因为logger.error(msg)logger.error(msg,e.getMessage())这样的日志输出方法会丢失掉最重要的StackTrace信息。
void foo() {
try {
// do something
} catch (Exception e) {
logger.error(e.getMessage()); // 错误
logger.error("Bad things", e.getMessage()); // 错误
logger.error("Bad things", e); // 正确
}
}
  1. 不允许记录日志后又抛出异常,因为这样会多次记录日志,只允许记录一次日志。
void foo() throws Exception {
try {
// do something
} catch (Exception e) {
logger.error(e.getMessage());
throw new Exception("Bad things", e);
}
}
  1. 不允许出现System print(包括System.out.println和System.error.println)语句。
void foo() {
try {
// do something
} catch (Exception e) {
System.out.println(e.getMessage()); // 错误
logger.error("Bad things", e); // 正确

}
}
  1. 不允许出现printStackTrace。
void foo() {
try {
// do something
} catch (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 // 错误
logger.error("Bad things", e); // 正确

}
}
  1. 日志性能的考虑,如果代码为核心代码,执行频率非常高,则输出日志建议增加判断,尤其是低级别的输出<debuginfowarn>。
    debug日志太多后可能会影响性能,有一种改进方法是:
if (logger.isDebugEnabled()) {
logger.info("returning content: " + content);
}
但更好的方法是Slf4j提供的最佳实践:
logger.debug("returning content: " + content);
一方面可以减少参数构造的开销,另一方面也不用多写两行代码。
  1. 有意义的日志

通常情况下在程序日志里记录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状态数据:程序启动,退出的时间点;程序运行消耗时间;耗时程序的执行进度;重要变量的状态变化。
初次之外,在公共的日志里规避打印程序的调试或者提示信息。

2.3 日志的输出

2.3.1 什么时候输出

日志并不是越多越详细就越好。在分析运行日志,查找问题时,我们经常遇到该出现的日志没有,无用的日志一大堆,或者有效的日志被大量无意义的日志信息淹没,查找起来非常困难。那么什么时候输出日志呢?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的需要输出日志的情况,而且日志的级别基本都是INFO,至于DEBUG级别日志的使用场景,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但也是要追求“恰如其分”,不是越多越好。

  1. 系统启动参数、环境变量 : 系统启动的参数、配置、环境变量、System.Properties等信息对于软件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,这些信息的输出有助于安装配置人员通过日志快速定位问题,所以程序有必要在启动过程中把使用到的关键参数、变量在日志中输出出来。在输出时需要注意,不是一股脑的全部输出,而是将软件运行涉及到的配置信息输出出来。比如,如果软件对jvm的内存参数比较敏感,对最低配置有要求,那么就需要在日志中将-Xms -Xmx -XX:PermSize这几个参数的值输出出来。
  2. 异常捕获 : 在捕获异常处输出日志,大家在基本都能做到,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怎么输出一个简单明了的日志信息。这在后面的问题问题中有进一步说明。
  3. 函数获得期望之外的结果时 : 一个函数,尤其是供外部系统或远程调用的函数,通常都会有一个期望的结果,但如果内部系统或输出参数发生错误时,函数将无法返回期望的正确结果,此时就需要记录日志,日志的基本通常是WARN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这里的期望之外的结果不是说没有返回就不需要记录日志了,也不是说返回false就需要记录日志。比如函数:isXXXXX(),无论返回truefalse记录日志都不是必须的,但是如果系统内部无法判断应该返回true还是false时,就需要记录日志,并且日志的级别应该至少是 WARN
  4. 关键操作 : 关键操作的日志一般是INFO级别,如果数量、频度很高,可以考虑使用DEBUG级别。以下是一些关键操作的举例,实际的关键操作肯定不止这么多。

2.3.2 输出什么

  1. 关键路径 : 日志并不是独立存在的,而是以一片文章阅读方式存在的
  2. 关键字段 : UID CID AID RequestID 一个链路上可以通过唯一一个值,即可将整个I/O操作串联起来的Keyword, 扩展是跨项目、跨工程之间的思考
  3. 关键描述 : 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大家都玩过这个游戏吧

3 代码

代码! 代码! 代码!

Error=more code^2

4 如何优化

5 如何思考

6 如何避免陷入(牛角尖、瓶颈、自大、自卑、思维僵化)